十个病征,宜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简称OGD)胃内窥镜 ,是以一支柔软、长管状内窥镜,在上腔消化道黏膜作的检查,范围包括食道、胃及十二指肠部位。胃镜检查除了能找出病因,也能透过各种辅助仪器进行活钳样本化验、瘜肉切除或其他治療。
如以下病征出现两项或以上,应及早进行胃镜检查:
- 持续或剧烈胃痛
- 持续胃胀、胃气、消化不良
- 反覆作闷呕吐、呕吐物带血
- 吞嚥疼痛、困难
- 大便出血或呈黑色”芝麻糊”状
- 腹部有硬块
- 贫血症状,如头晕、脸色苍白、心跳气喘、疲倦等
- 体重下降但无明显原因
- 过往曾患上消化道疾病,或家族有胃癌病史
胃镜检查过程:
检查通常在内窥镜房或手术室进行(可于门诊或医院内),病人需侧卧,喉部会先被喷上局部麻醉药,及接受适量镇静剂注射,在麻醉科医生监测下进入深层睡眠状态,再由医生将胃镜由病人口腔放入体内进行检查及治疗。一般整个过程需时约 5-20 分钟,取决于病情是否需要其他特别治疗。
胃镜检查可找出什么疾病?
- 食道癌、胃癌
- 上消化道瘜肉
- 上消化道溃疡、炎症
- 幽门螺旋桿菌感染
- 胃食道静脉曲张
- 食道或幽门狭窄
- 横膈膜疝气
幽门螺旋桿菌知多少
早于1875年,幽门螺旋桿菌已被德国科学家发现,但研究结果未受重视。医学界一向认为胃酸的强酸性可杀菌,令病菌无法存活于胃部。直至1982年澳洲科学家Dr. Robin Warren和Dr. Barry Marshall 再次实验培植,Dr. Marshall更亲身试验,喝下含有幽门螺旋桿菌的溶液,随即患上急性胃炎,再以抗生素成功治疗,令医学界对这病菌有新的认知。
幽门螺旋桿菌可经由进食或接触受感染的食物、水源或人体分泌而传染,感染后并不一定出现任何症状。幽门螺旋桿菌能分泌酵素,中和胃酸,形成保护层,逃过胃酸的攻击继而破坏胃黏膜。长期的胃黏膜溃疡会引起癌症,故幽门螺旋桿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性为“微生物型致癌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