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

痔瘡症狀知多點|了解痔瘡成因|醫專薈腸胃鏡檢查資訊中心

痔瘡症狀最常見會大便出血,痔瘡患者會感到肛門不適、灼熱、疼痛、痕癢等症狀,外痔患者的肛門更出現突起物。醫生會根據痔瘡的嚴重程度,判斷治療方法。

關注痔瘡症狀及成因,積極預防痔瘡

有句俗話“十有九痔”,指的是十個人當中有九個人患有痔瘡。痔瘡是常見的肛腸疾病,它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的男女群體。在生活節奏越加快速的當下,痔瘡發病率也隨之增高,痔瘡症狀帶來了痛苦,伴隨著痔瘡的位置,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瘙癢,出血等。有何方法解決痔瘡,又該如何預防?下麵,將一同認識痔瘡症狀,原因及預防方法。

目錄

1.什麼是痔瘡

2.痔瘡症狀表現

2.1.1排便便血

2.1.2有異物感

2.1.3疼痛或瘙癢感

2.1.4不同級別的脫肛

3.引起痔瘡的原因

3.1.1不良排便習慣

3.1.2久坐或久站

3.1.3飲食習慣影響

3.1.4有潰瘍病史

3.1.5長期酗酒和抽煙

4.痔瘡臨床診斷方法

4.1.1視診

4.1.2肛門鏡

4.1.3大腸檢查

5.如何預防痔瘡

5.1.1減少排便時間

5.1.2避免久坐

5.1.3避免刺激性食物

5.1.4有健康飲食習慣

1.什麼是痔瘡

痔瘡是臨床上常見的肛門疾病,根據發生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痔瘡的產生是肛管或直腸下端靜脈充血腫大導致,好發在45-65歲人群,近年來患病人數越發年輕化,十幾歲患有痔瘡也多為常見。痔瘡一般可藥物或手術治癒,復發可能性低,少數可能會存在復發可能。

2.痔瘡症狀表現

2.1.1排便便血

痔瘡症狀表現區域在肛門附近,隨著排便跟著排出鮮紅色的血,許多人會誤以為是腸癌,經過腸鏡檢查發現是內痔導致,一般手術切除內痔即可。

2.1.2有異物感

內痔在腸道內,距離肛門很近,由於長了痔瘡,總感覺肛門處有異物感,畢竟有一顆凸起組織,肛門有異物感也是正常的痔瘡症狀表現。

2.1.3疼痛或瘙癢感

痔瘡症狀之一是有觸痛感,或者是持續性疼痛,會讓人坐立不安,所以患有痔瘡的人士不能久坐。

2.1.4不同級別的脫肛

痔瘡可按照嚴重程度劃分,第一級別的痔瘡有少量出血,伴隨異物感,瘙癢,第二級是有排便出血外,還有痔瘡脫肛,但會自動縮回。第三級是痔瘡增大後排便脫肛用手才能推回。第四級是痔瘡長時間脫出,無法用手推回。痔瘡症狀越發嚴重。

3.引起痔瘡的原因

3.1.1不良排便習慣

排便時間長,排便不順或出現便秘,經常用力排便等,會容易導致盆腔壓力大,血液向直腸及肛門流。

3.1.2久坐或久站

長期的久坐,久站會讓直腸靜脈回流受阻,引起痔瘡症狀。

3.1.3飲食習慣影響

喜歡吃辛辣食物,高纖維,高蛋白,高熱量,油炸等這類食物,少吃低纖維,少喝水,經常喝碳酸飲料,咖啡等。

3.1.4有潰瘍病史

本身就存在腸道潰瘍,有慢性便秘等病史,很容易出現痔瘡問題,它會導致肛門急劇擴張,又頻繁的排便,就容易出現痔瘡。痔瘡症狀表現也是排便不暢。

3.1.5長期酗酒和抽煙

煙酒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不建議大家長期酗酒和過量抽煙,對身體傷害大。

4.痔瘡臨床診斷方法

4.1.1視診

醫生通過檢查肛門,肛門周圍皮膚是否異常,是否有內痔突出,結合患者說的病情判斷痔瘡症狀,用於診斷是否為痔瘡。

4.1.2肛門鏡

這是確診痔瘡的診斷工具,評估痔瘡嚴重程度,檢查有無肛裂現象,結合病人痔瘡症狀診治。

4.1.3大腸檢查

50歲以上人群,未曾做過大腸鏡檢查,又出現了痔瘡症狀,可通過大腸鏡排除大腸病變可能性。

5.如何預防痔瘡

5.1.1減少排便時間

每次排便要減少時間,建議如廁5-10分鐘左右即可,排便太久會增加肛門壓力,容易引起痔瘡。便後可適當做收縮和放鬆的提肛動作,預防痔瘡,減少痔瘡症狀的產生。

5.1.2避免久坐

靜坐1小時就要起來活動,既放鬆了腰椎,盆腔,也防止肛門附近壓力太大。痔瘡症狀的產生和久坐有密切關係。

5.1.3避免刺激性食物

少吃或者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特別是有慢性腸炎,潰瘍等症狀的人群,減少攝入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對腸道有反復刺激引發痔瘡症狀。

5.1.4有健康飲食習慣

多吃低纖維食物,多喝水,保持三餐正常,避免暴飲暴食,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多樣化攝入瓜果蔬菜,粗糧等,刺激腸胃蠕動,讓糞便柔軟,加速排泄。

痔瘡症狀有流血,疼痛,肛門異物感,瘙癢,肛門脫垂等等,著實影響著正常的生活。發現痔瘡症狀人士要及早到醫院檢查,在第一二級的痔瘡階段,治療的方法多,少受罪,復發率低。第三四級嚴重的痔瘡病人,可通過傳統的痔瘡切除術,或者超聲波治療手術切除。50歲以上的老人群出現痔瘡症狀,須警惕腸道病變,做進一步腸鏡檢查。

 

Recommended reading

痔瘡症狀知多點|了解痔瘡成因|醫專薈腸胃鏡檢查資訊中心

痔瘡症狀最常見會大便出血,痔瘡患者會感到肛門不適、灼熱、疼痛、痕癢等症狀,外痔患者的肛門更出現突起物。醫生會根據痔瘡的嚴重程度,判斷治療方法。

痔瘡

痔瘡(Haemorrhoid)是由肛門及直腸末端黏膜下的平滑肌纖維、結締組織及血管形成。這些正常人體組織負責協調肛門閉合,防止糞便滲漏;若組織變得鬆弛、出現充血,就會形成痔瘡(可分為內痔及外痔)。持續變大或發炎的痔瘡,可引發不同徵狀,最常見為大便出血,但亦不能因此而忽視患有大腸癌的可能。

內外痔瘡
內痔、外痔顯示圖(版權為醫專薈腸胃鏡檢查資訊中心所有)

聯絡我們

成因︰

  • 膳食纖維不足,引致長期便秘或過份用力排便;
  • 長時間維持坐姿;
  • 年齡增長,容易減弱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令到周邊組織變弱,引致血管組織充血及腫脹;
  • 部分成因亦可跟炎症性腸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有關。

徵狀︰

  • 內痔︰大便出血,排便較需用力,肛門位置感到不適、灼熱;
  • 外痔︰大便出血,肛門疼痛、痕癢、出現突起物。

痔瘡一般分為四個嚴重程度︰

第一級︰肛門少量出血、痕癢、或帶分泌物;痔瘡位處肛門內,沒有突出

第二級︰肛門出血、排便時痔瘡突出至肛門外,但排便後自行復位(縮回肛門內)

第三級︰痔瘡增大,排便時突出至肛門外,無法自行復位,需用手將其推回肛門內

第四級︰痔瘡長時間脫垂並位處肛門外,亦無法用手將其推回

治療方法︰

雖然經常聽聞患者會接受切除痔瘡手術,然而並非所有個案均須動刀,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況,判斷治療方法。

  • 病情達第一、二級嚴重程度,屬輕度痔瘡,可透過攝取膳食纖維、流質飲品,或服用軟便劑、通便劑改善排便困難;透過訓練排便減低對肛門肌肉造成的壓力,亦可舒緩徵狀。
  • 另可選擇口服藥物或注射針劑,令痔瘡枯萎及止血;使用非口服藥物如肛門栓劑、痔瘡軟膏等,以促進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減輕及防止病情惡化,但只宜短期使用。
  • 若病情達至第三、四級的話,屬於嚴重程度,有機會須接受手術治療,例如橡皮圈結紥術、硬化治療、冷凍治療或切除手術;切除手術只適用於病情比較嚴重或經過保守治療而未有改善的病人。
橡皮圈結紥術
若病情達至第三、四級的話,屬於嚴重程度,有機會須接受手術治療,例如橡皮圈結紥術 。(醫專薈腸胃鏡檢查資訊中心)

痔瘡會自行痊癒嗎?

初現便秘或痔瘡症狀,可先從飲食習慣入手改善,多吃生果、蔬菜及增加飲用流質飲品;排便時避免長期用力過度或長時間坐著,均有幫助。另可嘗試用温水在浴盆洗澡,或冰敷患處,幫助紓緩疼痛及腫脹,有助防止痔瘡問題惡化。

若果痔瘡病情仍未改善,便要向醫生求診,根據病況判斷是否需接受藥物等治療。但因軟便劑、通便劑等只能短暫紓緩排便不適,不能根治痔瘡,故情況嚴重者或需安排手術治療。

預防痔瘡方法

要預防痔瘡形成,首要確保排便暢順,毋須使勁對肛門周圍血管造成壓力。以下日常習慣有助保持排便柔軟暢順,改善便秘問題:

  1. 攝取高纖維食物和足夠水份
  2. 避免吃油炸食物
  3. 定時運動刺激腸胃蠕動
  4. 久坐久站時更換姿勢
  5. 排便後清潔避免用粗糙的衛生紙擦拭肛門,可嘗試用水清理
  6. 留意排便感覺,切勿忍受便意,此舉反令大便滯留腸道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