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真假胃痛 可能是胰臟出問題

是否曾經試過劇烈胃痛或肚痛,痛楚更伸延至背部,連行路都有困難?原來未必是腸胃問題,可能是胰臟發炎的症狀!
近年愈來愈多人關注胰臟健康,特別是不少名人因患上胰臟癌 (Pancreatic Cancer)而離世,例如「蘋果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CHANEL創意總監「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和法國名廚喬爾 · 侯布匈(Joël Robuchon)等,更有說胰臟癌堪稱「最惡的癌」!可是,每當提及「胰臟」二字,大部分人都對這個器官一知半解,究竟它為何那麼神秘?胰臟發炎為何會容易跟胃痛、腹痛混淆呢?與胰臟癌又有何關係?
胰臟位置及結構
胰臟(Pancreas)屬人體消化系統成員之一,藏於胃部後方、脊椎前方,是位於後腹腔的器官,主要由內分泌細胞(Endocrine)及外分泌細胞(Exocrine)兩種細胞組成。前者負責製造胰島素等多種荷爾蒙調節血糖,如體內胰島素不足會令血糖水平上升,可導致糖尿病;後者約佔整個胰臟超過九成,負責製造含有消化酶的胰液,協助腸道消化。
藏於胰臟中間的胰管(Pancreatic duct)負責輸送胰液,從膽囊延伸出來的膽管(Bile duct)則負責輸送膽汁,胰管與膽管兩者匯合繼而連接至十二指腸。當胰液、膽汁經管道流入十二指腸,與處於腸道的食物混和後,就會開始消化作用。
因胰臟本身並不是進行消化作用的適當地方,若輸送管道受到阻塞或因創傷導致斷裂,消化液便會倒流並破壞胰臟自身細胞,引發胰臟炎(Pancreatitis)。

兩大胰臟發炎成因
胰臟炎可由三酸甘油脂過高、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藥物、腹部外傷、手術併發症(例如膽管鏡檢查)等多種原因引起。但更值得關注的是,超過八成胰臟炎個案均由以下兩大因素引起:
膽石
- 膽石於膽囊內形成後,有機會掉進膽管,造成阻塞。
- 若膽石阻塞膽管、胰管、十二指腸的交匯處,便會令胰液積聚,繼而倒流至胰臟,不正常地消化胰臟組織,造成胰臟炎。
喝酒過量
- 過多酒精會破壞胰臟,使胰臟細胞出現炎症及纖維化,久而久之引發胰臟炎。
胰臟發炎症狀跟腸胃病相似
由於初期病徵與其他消化系統疾病十分相似,患者容易混淆,誤以為是短暫的胃痛或腹痛,因而自行服用止痛藥就當解決問題。
胰臟炎可分為急性、慢性兩種︰
急性胰臟炎
- 因胰臟腫脹而出現突發性上腹劇痛,痛楚可延伸至背部,甚至令患者難以平躺。
- 若在此期間進食,上腹痛楚會加劇,較嚴重者會伴隨噁心嘔吐、發燒、心跳加速、高血糖、低血鈣、脫水等狀況。
- 一般可於治療後數天康復。
慢性胰臟炎
• 腹痛沒有急性胰臟炎般急劇,但可令患者出現肚瀉、脂肪便(因身體難以消化脂肪,使大便帶有油脂)、消瘦、體重減輕、營養不良等慢性病徵。
• 因胰臟功能長期受損,身體容易出現感染、糖尿病等併發症。
若胰臟反覆發炎,可演變爲慢性胰臟炎,令胰臟功能出現難以逆轉的損壞,亦有機會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病情蔓延可致器官衰竭
若未有妥善處理胰臟發炎的病況,可引致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胰臟假性囊腫、胰臟膿腫和壞死性胰臟炎。這些併發症大多需要以抗生素併合手術,清理胰臟及腹腔壞死組織。若胰臟炎蔓延至周遭器官,有機會導致腹腔內高壓(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及腹部腔室綜合症(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進一步損害心肺及腎功能,引致器官衰竭,危及性命。
胰臟炎診治
每當胰臟出現問題,通常會持續腹痛或胃痛,但照大腸鏡及胃內窺鏡,並不能看到胰臟的問題。而採用腹部超聲波檢查亦並非首選檢查方法,因胰臟處於體內較隱蔽位置,若從腹部正面進行超聲波,影像會被腸胃阻擋;從後方檢查,則會被背部肌肉、肋骨遮蓋。
診斷胰臟炎主要可透過血液檢驗及造影檢查來評估病情嚴重程度,例如檢測胰臟消化酵素(澱粉酶(Amylase)、脂肪酶(Lipase))以反映炎症是否屬於急性,而電腦掃描(CT Scan)則有助找出胰臟發炎原因和分辨是否出現惡性腫瘤。
如何治療胰臟發炎
因飲食會促使胰臟分泌消化液,進一步加劇炎症,所以胰臟炎初步治療的重點為禁食,從而舒緩胰臟負擔,給予胰臟休息及自行復原的空間。在此期間,患者可透過靜脈輸液維持身體所需的水份及營養。
由於胰臟炎大多由患上膽石、酗酒引致,患者長遠也要嚴控飲食保護胰臟,需要戒酒、避免高脂肪食物;並要定時定量、少量多餐,選擇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和高纖維的食物,是預防胰臟炎和減低復發機會的必要途徑。若反覆出現胃痛或腹痛,應及早求醫查明原因。
所有資訊只供參考,並非治療建議,醫專薈並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醫專薈熱線:(852) 9699 1330
電郵:info@medicino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