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敏感益生菌|腸易激綜合症飲食|醫專薈腸胃鏡檢查資訊中心

腸易激綜合症患者飲食建議︰舒緩腸易激綜合症(腸敏感)不適,服用益生菌(Probiotics)有助平衡腸道菌群,補充好菌穩定腸道酸鹼度,提升整體免疫力。

腸易激綜合症飲食,多補充腸敏感益生菌

腸易激綜合症飲食稍微重口味便會鬧肚子,腹痛腹瀉,這是腸胃敏感的表現,腸敏感人群不分男女,年輕人容易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反而容易引發腸易激綜合症。腸易激綜合症飲食上要保持清淡,方可減少腸胃的不適。一般可服用專注腸道健康的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調理改善,腸敏感益生菌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提升腸道的抵抗力,配合腸易激綜合症飲食,改善腸道健康。

目錄

1.什麼是腸易激綜合征

2.腸易激綜合征症狀

2.1.1腹痛

2.1.2便秘

2.1.3腹瀉

3.腸易激的成因分析

3.1.1腸道菌群不平衡

3.1.2壓力過大引起

4.腸易激綜合症飲食

4.1.1補充膳食纖維

4.1.2補充益生菌

4.1.3補充維生素

4.1.4定時定量

5.腸敏感益生菌該怎麼吃

5.1.1益生菌數量要多

5.1.2滿足11種有益生菌

5.1.3活性有益生菌

6.腸敏感益生菌對腸道的作用機制

6.1.1建立腸道屏障

6.1.2調節免疫功能

6.1.3產生抑菌物質

6.1.4抑制病菌侵入和繁殖

1.什麼是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症是常見的腸道功能紊亂症狀,產生的原因不詳,腸道結構也沒有異常,屬於慢性疾病的一種。有腸易激綜合症飲食更注重清淡,健康。可補充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補充。

2.腸易激綜合征症狀

2.1.1腹痛

幾乎有腸易激綜合症的人群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痛部位不定,一般在排便,排氣後有所緩解。患者注重腸易激綜合症飲食,補充腸敏感益生菌藥物調節腸道。

2.1.2便秘

腸易激綜合症飲食嚴格控制,不然引起腸易激綜合症,容易出現便秘,排便窘迫,還可能伴隨腹脹,糞便表面有粘液等。一些患者通過服用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調節腸道,減少便秘現象。

2.1.3腹瀉

出現腹瀉也是腸易激綜合症人群常見的症狀,病情特徵反復發作,飲食中凡不衛生或刺激腸道,就會產生腹瀉,大便呈稀糊狀,有黏液等,服用腸敏感益生菌改善腹瀉,在調整腸易激綜合症飲食後,此類狀況會好很多。

3.腸易激的成因分析

3.1.1腸道菌群不平衡

眾所周知,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且是人體的最大免疫器官,如果腸道菌群不平衡,就會導致腸道出現應激反應。有研究發現,腸敏感益生菌的攝入,平衡了腸道微生態,舒緩腸易激症狀。

3.1.2壓力過大引起

長期受嚴重壓力和情緒困擾的人群,對神經功能有影響,而大腸又是一個和大腦相連的自主神經器官,壓力太大會激化腸道活動,引起腸敏感。除了放鬆壓力外,還需調整腸易激綜合症飲食,補充腸敏感益生菌調節腸道健康。

4.腸易激綜合症飲食

4.1.1補充膳食纖維

腸易激綜合症飲食多吃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助消化,多吃菠菜、西藍花、燕麥片、全麥麵包等,或配合吃腸敏感益生菌,加快平衡腸道微生態,減少腸易激。

4.1.2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是腸易激綜合症飲食不可缺少的物質,要攝入足夠數量及適合腸敏感益生菌才有改善腸易激綜合症症狀。

4.1.3補充維生素

腸易激綜合症飲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例如番茄、魚肝油、檸檬等,維生素會加速腸道壁收縮,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合理飲食預防腸敏感。

4.1.4定時定量

腸易激綜合症飲食要定時定量,保持一日三餐,或者少吃多餐,不暴飲暴食,吃飯八分飽足以。腸易激綜合症飲食應該避免飲食油膩,生冷,高敏類食物,多吃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合理改善腸道功能紊亂。

5.腸敏感益生菌該怎麼吃

5.1.1益生菌數量要多

鑒於腸敏感益生菌對改善腸易激綜合症人群的腸道健康有不錯的效果,平衡菌群微生態,所以多吃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有好處。不過人體的腸道有上億的細菌,分為有益菌和有害菌,有害菌分量多時就會引起腸敏感,足夠數量的有益菌才能平衡腸道生態系統,所以腸敏感益生菌就得多吃。

5.1.2滿足11種有益生菌

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的種類要豐富,至少滿足11種的有益生菌才有一定效果,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促進腸道內有益生菌的生長。當有害菌原菌的水準和數量降低,有益生菌增多,腸道菌群生態平衡,腸敏感反應減弱甚至自愈。

5.1.3活性有益生菌

結合了亞洲人腸胃健康所研發的腸敏感益生菌反而更應該選購,腸敏感益生菌有黃金敏感配方,仿照亞洲人的腸道健康,為益生菌提供完美存活的環境。當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提高了腸道免疫力,也就減少腸易激綜合症反應。

6.腸敏感益生菌對腸道的作用機制

6.1.1建立腸道屏障

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為腸道健康提供了保護屏障,調節腸道上皮細胞功能,為腸道建立安全保障。

6.1.2調節免疫功能

腸敏感益生菌的補充會促進腸黏液分泌,減少體內毒素,促進免疫憑證功能,調節免疫力的作用。挑選有專利技術保護的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更利於保證益生菌直達腸道,發揮其功效。

6.1.3產生抑菌物質

腸敏感益生菌會在腸道內大量繁衍增至,形成穩定的微生態系統。而腸易激綜合症有益菌的,還能促進其他有益菌的生長,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在腸道內相互制約和協調,維持腸道的菌群生態平衡。

6.1.4抑制病菌侵入和繁殖

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補充會發揮抑制功能,抑制腸道內的病原菌生長,鞏固腸道健康。

通過上述對腸易激綜合症飲食,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的分析,患有腸易激綜合症的人士可注重補充活性的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搭配能幫助益生菌大量繁殖。還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腸易激綜合症飲食注重食物衛生,少吃油膩辛辣,乳製品,油炸,垃圾食品等,不熬夜,多運動,有良好生活習慣和穩定愉悅的心情,在補充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之後,逐漸提高腸道微生態平衡,調節免疫力,如此就能改善了腸敏感問題。

Recommended reading

腸易激綜合症飲食,多補充腸敏感益生菌

腸易激綜合症飲食稍微重口味便會鬧肚子,腹痛腹瀉,這是腸胃敏感的表現,腸敏感人群不分男女,年輕人容易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反而容易引發腸易激綜合症。腸易激綜合症飲食上要保持清淡,方可減少腸胃的不適。一般可服用專注腸道健康的腸易激綜合症益生菌調理改善,腸敏感益生菌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提升腸道的抵抗力,配合腸易激綜合症飲食,改善腸道健康。

經常肚痛「腸易激」作怪

分類: 最新文章 標籤: 腹痛, 大腸鏡, IBS, 腸易激綜合症

有沒有經歷過每次進食後就肚痛?在街上突然肚痛好尷尬,要先找廁所再敢外出?

幾乎每個都市人都曾經試過腹痛、腹脹、肚瀉或便秘,有些人更已將之視為習慣,沒有多加理會。原來,經常肚痛可能是患上 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的徵兆。

腸易激綜合症,亦稱「大腸易激症」,或一般人叫作「腸敏感」。這是腸道在沒有任何損傷、病變下,出現蠕動失調或過敏等功能障礙,屬長期慢性疾病,與偶然出現並能自行康復的腸胃炎不同。一般來說,患者會感到腹部不適的情況,通常會在排便後得到一定的紓緩,又或者肚痛時,大便次數會增加或減少,或大便會變得過硬或稀爛。

因為此症會造成排便習慣改變,使患者除了感到身體不適外,在工作、日常社交及情緒控制等方面亦備受困擾。

任何年齡人士均有機會患上此症,尤以年輕女性佔的比例較多。根據2016年6月發佈的診斷準則Rome IV criteria,符合以下情況可視作患上腸易激綜合症:

  • 過往三個月,平均每星期至少一天反覆出現腹痛,並連帶以下兩項或以上徵狀:
    • 排便後腹痛得以紓緩
    • 大便次數改變
    • 大便形態改變
腸易激
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腸壁會變得敏感和易受刺激,所以經常出現腹瀉。(醫專薈腸胃鏡檢查資訊中心)

常見病徵

  • 腹痛、腹脹
  • 大便習慣改變
  • 大便帶有黏液
  • 間歇性便秘、肚瀉
  • 感覺排便不清

腸易激綜合症的類型

  • 便秘型(IBS with predominant constipation)
    • 大便乾且硬,呈粒狀或凹凸不平的條狀
  • 肚瀉型(IBS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
    • 大便鬆散呈糊狀,甚至水狀
  • 混合型(IBS with mixed bowel habit)
    • 稀爛及過硬大便交替出現
  • 無類別(IBS unclassified)
    • 大便型態相對正常

風險因素

暫時醫學界對腸易激綜合症的成因還未有確切定論,但有研究指出,徵狀並非由單一原因引起。與之有關的因素有:

  • 腸道肌肉收縮紊亂
  • 腸道敏感度較高
  • 家族遺傳
  • 心理壓力、生活緊張
  • 情緒病症,如抑鬱症、焦慮症
  • 進食油膩或刺激性食物

治療方法

治療並非著眼於根治病患,反而針對控制及紓緩病徵,減少徵狀為患者帶來的不便。故醫生會因應患者的病徵給予不同意見、處方合適藥物。

  1. 生活習慣
    • 作息定時及保持適量運動,以助減壓
    • 限制或避免攝取酒精、咖啡因、乳糖、麩質、山梨醇(人工甜味劑)
    • 控制進食非水溶性纖維食物的份量(如:全麥稻米、全麥麵包)
    • 進食水溶性纖維食物,有助改善腹脹(如:燕麥、亞麻籽)
  2. 藥物
    • 腸胃止攣藥:減輕腸道抽搐,改善腹痛
    • 止瀉藥:減慢腸道蠕動,幫助肚瀉嚴重或不方便經常上洗手間的患者
    • 緩瀉劑:促進腸道蠕動,幫助便秘患者排便
    • 益生菌補充劑(Probiotic):平衡腸道菌群,穩定腸道酸鹼度,提升整體免疫力
  3. 情緒輔導
    • 改善焦慮、受壓情緒後,腸胃不適的徵狀也得以減輕
補充益生菌可平衡腸道菌群,穩定腸道酸鹼度,提升整體免疫力。 (醫專薈腸胃鏡檢查資訊中心)

檢查及診斷:

雖然腸易激綜合症並沒有確切的診斷測試或檢驗,但除了以診斷準則評估徵狀,亦須其他檢驗來排除引起相似病徵的下消化道疾病,包括大腸癌炎症性腸疾病(如:克隆氏症)等。醫生或會因應病人情況建議以下檢驗:

提提你,當察覺到腹痛、大便習慣改變等情況持續出現,可能與其他嚴重腸道疾病有關,不容忽視。如有任何疑問,請及早諮詢你的家庭醫生。


所有資訊只供參考,並非治療建議,醫專薈並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醫專薈熱線:(852) 9699 1330
電郵:info@medicinone.com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