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患膽石?發病位置相近成因易混淆

分類: 最新文章 標籤: 胃痛, 胃鏡檢查, 胃癌, 照胃鏡, 膽石

任職股票基金經理的Jacky工作忙碌、食無定時,每次出現胃痛也視作閒事,只服用胃藥止痛便了事,然而他的胃痛成因未必是患上胃部疾病,或有機會是膽囊響起警號。患膽石是香港常見的都市病,其病徵與胃病相似,一般人不易察覺,因而延誤治理,令病情惡化,甚至導致嚴重併發症。

胃痛成因眾多

  • 生活不良習慣
    • 暴飲暴食、吃喝太多或吃了刺激性食物、酒精
  • 精神壓力大
    • 壓力大會擾亂自律神經,以致受自律神經控制的胃、十二指腸運作異常,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痛
  • 繼發性胃痛
    • 由其他器官引起,例如跟胃部相連的十二指腸出現潰瘍、生膽石,均會誘發胃痛
  • 急性胃炎
    • 食物中毒、過敏、病毒等因素會讓胃黏膜發炎、潰瘍引起胃痛、噁心
  • 慢性胃炎
  • 胃癌
    • 胃癌初期徵狀與一般胃病相似,患者會持續或劇烈胃痛

更多胃痛成因

胃痛成因可由生膽石引起?

香港十分一人患膽石

究竟本港患膽石有多普遍?據估計,香港每十個人中,便有一個患有膽石,膽石的大小一般由 1 毫米至 2、3 厘米不等,數量可能由幾顆至數以百計不等,它可以引起嚴重的併發症,例如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胰腺炎等,所以絕不要小看其破壞力。

膽石有時不會引起任何症狀,毋需治療,而膽石引起的常見症狀有:

  • 嘔吐
  • 噁心
  • 腹痛,嚴重更會持續30分鐘至數小時不等
  • 疼痛位於右肩下方或兩側肩胛骨之間

膽石的成因

由於儲存在膽囊的膽汁無法排出體外,令膽汁含有的物質積聚在體內,並在膽囊內結晶形成膽石。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膽絞痛,通常發生於飯後。由於進食後膽囊會收縮,並擠出膽汁幫助消化,如果膽石阻塞膽管,就會造成腹部脹痛,但是當消化過程完結,膽囊不再收縮,痛楚便會消失,但情況可能會反覆出現。

儲存在膽囊的膽汁無法排出體外,令膽汁含有的物質積聚在體內,並在膽囊內結晶形成膽石。

膽石痛感位置易混淆胃痛

由於膽石引起的痛楚位置於胃部附近,以致不少患者會把痛楚誤以為是胃痛,在延誤醫治下引發併發症。以常見的併發症急性膽囊炎為例,由於膽囊口被膽石阻塞,膽汁不能排出,令膽囊慢慢會出現發脹及發炎情況,嚴重的話會引致生命危險。

膽石發病時的確能令患者痛不欲生,但亦有部分患者即使膽石伴隨多年,也可以毫無徵兆,直至前往身體檢查時才發現它的存在。如患者沒有任何病徵,而肝酵素、膽管酵素均屬正常,一般而言醫生會建議患者繼續觀察身體情況,每年以超聲波覆檢一次,以跟進病情;若出現病徵者,便需考慮接受手術。

割除膽囊防止復發

不少人都誤以為膽石也可利用體外碎石治療,事實上因為膽囊懸吊在肝臟之下,膽石及肝臟會隨呼吸移動,若進行體外震波有機會破壞附近的組織。再者,膽石有機會復發,因此最徹底的方法是割除膽囊。

一般建議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因僅需在腹部分別切開三個小傷口,減輕了患者疼痛的時間,而且幾乎不會留疤,會比傳統剖腹膽囊摘除術更快復原;但此手術也有其限制,所以手術前應做適當的評估。

預防患膽石由注意飲食開始

膽石的成因雖然不明,但根據臨床數字顯示,女性、肥胖人士、年過四十歲、高血脂、糖尿病、多次懷孕等均屬於高危族。

要預防膽石,可由進行均衡並健康的飲食習慣︰

  • 宜定時定量、少量多餐,切忌暴飲暴食;
  • 戒食煎炸、油膩的食物,應選擇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和高纖維的食物,減少刺激膽囊的收縮,引起不適;
  • 定時及充足的休息、適量運動和每年驗身一次;
  • 控制體重,肥胖人士宜減重預防發病

但若果持續出現劇烈胃痛、胃脹、反覆作悶嘔吐、嘔吐物帶血等異狀,有機會是患上消化道疾病的徵兆,當中包括胃癌,建議盡快接受胃鏡檢查 找出胃痛成因。


所有資訊只供參考,並非治療建議,醫專薈並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醫專薈熱線:(852) 9699 1330
電郵:info@medicinone.com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