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胃氣脹|胃抽筋|忽視小問題可變大病?

分類: 最新文章 標籤: 胃痛, 胃鏡檢查, 照胃鏡, 幽門螺旋菌感染

經常覺得胃脹,還不時揪著痛,服食止痛藥都無效,究竟胃部出現甚麼健康問題呢?
胃痛是常見的都市病,成因有好多,包括以下原因:

  • 食無定時
  • 暴飲暴食引致消化不良
  • 進食過酸過辣的食物
  • 心理壓力大
  • 藥物反應
  • 誤吃不潔食物感染細菌,導致急性胃痛

而最需要關注是由腸胃疾病導致的胃痛,當中包括比較普遍的胃酸倒流胃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胃酸倒流致心口灼痛

胃痛發作時,同時出現心口痛 ,吞嚥困難和痛楚,小心有機會患上胃酸倒流。由於胃酸不尋常地逆流至食道,刺激及損害食道黏膜,於是出現間歇反酸或胸口灼熱,俗稱「火燒心」;嚴重的話可引起食道炎、食道潰瘍等併發症,甚至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如懷疑患胃酸倒流,利用胃內窺鏡檢查,可檢視食道、胃及十二指腸內壁的狀況。若需要更深入詳細檢驗,可考慮進行高解像食道阻抗及壓力檢查,以便醫生了解食道蠕動及下食道括約肌的功能是否失調。

若診斷為胃酸過多,一般會透過藥物治療,例如處方制酸劑中和胃酸。

認識胃酸倒流

胃潰瘍惡化演變為腸化生

至於胃潰瘍,除了帶來劇烈胃痛,亦會出現其他嚴重症狀:

  • 胃氣脹、腹脹
  • 持續嘔吐
  • 嘔出帶血或咖啡色的嘔吐物
  • 排出黑色糊狀大便
  • 體重下降

為甚麼會出現胃潰瘍?

當保護消化道內壁的黏液與胃酸比例失衡,胃黏膜就會因被胃酸侵蝕而形成傷口發炎,逐步演變成胃潰瘍。胃部長期發炎會使胃黏膜細胞出現變異,變得像負責吸收養份的腸道細胞(即「腸化生」),失去保護胃壁的功能。若變異情況不受控,便有機會演變成胃癌

胃潰瘍部分成因包括:

  • 幽門螺旋桿菌入侵
  • 長期服用藥物,例如高劑量阿士匹靈
  • 燒傷、外科手術或嚴重疾病引致的應激性潰瘍
  • 吸煙、酗酒
  • 情緒壓力

當中超過70%的胃潰瘍個案,是因受到幽門螺旋菌入侵,令胃黏膜破損所致,更會增加患癌風險。

長期胃炎會導致潰瘍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致癌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於2017公布全球首個幽門螺旋菌流行病學大型分析的研究揭示,全球有44億人曾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傳染途徑經進食或接觸受感染的食物、水源,例如刺身,或經人體分泌。

幽門螺旋桿菌是唯一能於胃酸中存活的細菌,可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內。因為它們可以分泌酵素,減弱胃酸的殺菌作用,逃過攻擊繼而破壞胃黏膜,引致慢性發炎或潰瘍,所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早已將幽門螺旋桿菌界定為可引致胃癌的「第一類致癌物」。

患者可能會出現胃脹噯氣、腹脹、噁心和嘔吐,但大部分患者可以是沒有病徵。除了胃鏡檢查,醫生或建議接受幽門螺旋桿菌吹氣測試。若確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醫生會按病人情況處方滅菌療程。

幽門螺旋桿菌吹氣測試

「三不飲食」秘訣保護胃健康

預防勝治療,保護胃部健康,從改善飲食習慣開始,奉行「三不飲食」小祕訣:

  1. 「不」吃難消化的食物,避免煙酒過多,加劇胃潰瘍
  2. 「不」吃得太快
  3. 「不」太夜吃飯,以免吃飽躺平容易誘發胃酸倒流。

除此之外,定時進食、多做舒壓活動都有助改善胃痛發作。如果胃痛症狀持續,便需要向醫生諮詢意見,按病情接受更詳盡的檢查。

了解胃內窺鏡檢查

常見問題

Q1. 胃痛有甚麼常見成因?

都市人經常食無定時、暴飲暴食引致消化不良,或進食過酸過辣的食物、心理壓力大、藥物反應、
誤吃不潔食物感染細菌,也會導致急性胃痛。

Q2. 有甚麼腸胃疾病可導致胃痛?

腸胃疾病導致的胃痛一般屬慢性病,當中包括比較普遍的胃酸倒流、胃潰瘍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Q3. 保護胃部健康預防胃痛有甚麼對策?

定時進食、多做舒壓活動,還有奉行「三不飲食」秘訣:不吃難消化食物、不吃得太快、不太夜吃飯,都能預防胃痛。


所有資訊只供參考,並非治療建議,醫專薈並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醫專薈熱線:(852) 9699 1330
電郵:info@medicinone.com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