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為甚麼便秘?

腸胃健康是不少都市人關注的問題,尤其是排便次數不論過於頻密或過少,都反映著我們健康的狀況。若果排便過多,甚至出現肚瀉等,有機會是患上腸胃炎、食物敏感、腸易激綜合症等問題。相反面對便秘問題,我們大多歸咎於「食蔬果少」攝取膳食纖維不足的原因。
如何定義便秘
每人的排便習慣因人而異,正常健康的排便頻率從一天3次至3天一次,但如果大便太硬,排便時須費勁或有困難,就屬於便秘。
便秘原因必定是少吃菜蔬?
導致便秘的原因眾多,或多或少跟日常生活習慣、年齡等問題相關,最常提起就是少菜多肉的飲食習慣、欠缺運動、壓力等造成,亦有機會是藥物的副作用,如嗎啡類止痛藥、鈣片、利尿藥等。不同年齡層及性別的便秘成因也各有不同,例如長者排便困難或跟身體機能衰退有關;而女性及孕婦的便秘原因或是涉及荷爾蒙分泌問題︰
- 長者
- 由於年齡增長致腸臟蠕動較慢,長者經常有便秘煩惱。
- 女性
- 女士特別在排卵後至月經前,受黃體酮分泌增加影響,減慢腸道蠕動而特別容易便秘。
- 孕婦
- 在懷孕過程中,體內荷爾蒙分泌如雌激素、黃體酮等改變,難免引致身體不適,而荷爾蒙令腸道肌肉放鬆,減弱腸道蠕動;加上子宮內的胎兒日漸長大,腹部受壓增加令血液循環減慢。
改善便秘方法
只要改善生活習慣,已可緩解大部分便秘問題。惟不宜長期依賴通便秘的藥物,因有一定的副作用,切勿胡亂使用,最好經由醫生指引。可從以下生活小習慣著手︰
- 多喝水、多吃蔬果和全榖食物增加攝取膳食纖維;
- 建議每日攝取6-8杯流質食物,如開水、清湯、果汁;
- 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可在早上起來先喝水以增加便意,或在早餐後上廁;
- 保持恆常運動有助刺激腸道蠕動,例如瑜伽、緩步行等;
- 可考慮服用益生菌補充劑改善腸道健康,有助規律排便。
要留意,大便習慣突然改變,甚或大便有血或黏液,應盡早求診,因為這或可能是大腸癌的徵兆。
所有資訊只供參考,並非治療建議,醫專薈並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醫專薈熱線:(852) 9699 1330
電郵:info@medicino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