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為甚麼便秘?服用益生菌解決嚴重便秘

分類: 最新文章 標籤: 腸鏡檢查, 腹痛, IBS, 腸易激綜合症
便秘
不少都市人都曾受腸道問題困擾,例如大便太硬,排便時須費勁或有困難,就屬於便秘。

腸胃健康是不少都市人關注的問題,尤其是排便次數不論過於頻密或過少,都反映著我們健康的狀況。若果排便過多,甚至出現肚瀉等,有機會是患上腸胃炎、食物敏感、腸易激綜合症等問題。相反面對便秘問題,我們大多歸咎於「食蔬果少」攝取膳食纖維不足的原因。

如何定義便秘

每人的排便習慣因人而異,正常健康的排便頻率從一天3次3天一次,但如果大便太硬,排便時須費勁或有困難,就屬於便秘。

若出現嚴重便秘,每週排便次數少於3次,並且具有以下症狀:

  • 排便困難或需用力
  • 大便乾硬造成損傷而出血
  • 肛門疼痛
  • 長期會形成痔瘡

便秘原因必定是少吃菜蔬?

導致便秘的原因眾多,或多或少跟日常生活習慣、年齡等問題相關,最常提起就是少菜多肉的飲食習慣、欠缺運動、壓力等造成,亦有機會是藥物的副作用,如嗎啡類止痛藥、鈣片、利尿藥等。不同年齡層及性別的便秘成因也各有不同,例如長者排便困難或跟身體機能衰退有關;而女性及孕婦的便秘原因或是涉及荷爾蒙分泌問題︰

  • 長者
    • 由於年齡增長致腸臟蠕動較慢,長者經常有便秘煩惱。
  • 女性
    • 女士特別在排卵後至月經前,受黃體酮分泌增加影響,減慢腸道蠕動而特別容易便秘。
  • 孕婦
    • 在懷孕過程中,體內荷爾蒙分泌如雌激素、黃體酮等改變,難免引致身體不適,而荷爾蒙令腸道肌肉放鬆,減弱腸道蠕動;加上子宮內的胎兒日漸長大,腹部受壓增加令血液循環減慢。

嚴重便秘解決方法

首先可以服用軟便劑、通便劑改善嚴重便秘,惟不宜長期依賴通便秘的藥物,因有一定的副作用,切勿胡亂使用,最好經由醫生指引。只要改善生活習慣,已可緩解大部分便秘問題,可從以下生活小習慣著手︰

  • 多喝水、多吃蔬果和全榖食物增加攝取膳食纖維;
  • 建議每日攝取6-8杯流質食物,如開水、清湯、果汁;
  • 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可在早上起來先喝水以增加便意,或在早餐後上廁;
  • 保持恆常運動有助刺激腸道蠕動,例如瑜伽、緩步行等;
  • 可考慮服用益生菌補充劑改善腸道健康,有助規律排便。

要留意,大便習慣突然改變,甚或大便有血或黏液,應盡早求診,因為這或可能是大腸癌的徵兆。

吃益生菌可以改善便秘嗎?

有便秘困擾、肚瀉或患上腸易激綜合症等腸道疾病的人士,可透過服用益生菌增加腸道內的好菌,平衡腸道菌群穩定腸道酸鹼度,提升整體免疫力,紓緩腸道不適。

根據世界胃腸病學組織 (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zation, WGO) 發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全球指南,列舉部分腸道問題或疾病與治療相關的益生菌菌株或益生元,而要解決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當中得到較多科研實證的部分相關益生菌菌株或益生元及所需劑量:

  • Lactobacillus reuteri DSM(每日0.1億CFU)
  • Lactulose (每日20-30克)
  • Oligofructose (每日12克)

針對解決便秘,益生菌菌種選擇常見包含乳酸桿菌屬 (Lactobacillus)及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

常見便秘益生菌菌屬常見便秘益生菌菌種
便秘益生菌菌屬(1):乳酸桿菌屬– 嗜酸乳桿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乾酪乳桿菌 (Lactobacillus casei)
– 洛德乳桿菌 (Lactobacillus reuteri)
– 鼠李糖乳桿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便秘益生菌菌屬(2):雙歧桿菌屬– 比菲德氏菌或稱雙叉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 嬰兒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 乳酸雙歧桿菌 / 動物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 lactis/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 長雙歧桿菌 (或稱龍根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 短雙歧桿菌 (Bifidobacterium breve)

選購和服用益生菌解決嚴重便秘

若考慮服用益生菌解決便秘,選擇前可參考以下小貼士:

  1. 先按自己健康情況購買合適產品;
  2. 益生菌非藥物,出現健康問題應先求醫;
  3. 應選擇產品上資料較為齊全、受更多國際認可的菌種;
  4. 小心儲存益生菌產品,避免存放於太熱 (超過30度) 或太濕的地方,同時避免兒童接觸以降低誤食風險;
  5. 服食益生菌之外,保持均衡飲食、多做運動,可助增強腸胃健康。

所有資訊只供參考,並非治療建議,醫專薈並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醫專薈熱線:(852) 9699 1330
電郵:info@medicinone.com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