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幼兒小腸氣問題
有家長發現1歲的幼兒的陰囊看上去不對稱,而腹股溝(大髀罅)也有點腫脹,大感憂心,立即抱兒子求醫。經醫生檢查後發現是「疝氣」(Hernia)引致,即俗稱的「小腸氣」,又稱為「脫腸」。
甚麼是小腸氣?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腸臟、內臟由腹腔肌肉層包裹並藏在體內,當腹腔肌肉層變薄或出現弱點,內臟(多數個案為小腸)經由這缺口被擠離原來的位置,就是疝氣。
「疝氣」意指內臟經由肌肉層的缺口,被擠離原來的位置。問題可在身體不同部位出現,例如橫隔膜/食道位置出現「疝氣」,便稱成橫隔膜疝氣(Hiatal Hernia)。而常見於長者、孕婦和幼兒的「小腸氣」病症,事實上也是「疝氣」一種。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表示家長可憑肉眼觀察到幼童出現「小腸氣」症狀,並視乎病情是否需要透過手術根治。
小腸氣常見症狀
除了長者、孕婦外,幼兒出現小腸氣問題亦很常見。因為幼兒腹股溝或肚臍的先天結構未完全封閉,大哭或咳嗽時腹部壓力增加,便有機會使部分腸道經由缺口凸出。
嬰幼兒小腸氣分為兩大類別:
- 腹股溝疝氣(腹股溝小腸氣)
- 多跟先天結構有關,在男性胚胎發育時,本來位處腹腔內的睾丸,要經過腹股溝管,才可以下移至腹腔外的陰囊。過程完成後,腹股溝管的開口一般會自動閉合,若無法完全閉合留有缺口,就可引起小腸氣。
- 女性亦會患上腹股溝小腸氣,被擠出的可以是小腸、卵巢或部分輸卵管,但因女性的腹股溝管比男性的狹窄,所以患上此症的機會相對較低。
- 肚臍疝氣(肚臍小腸氣)
- 當胎兒仍在母親體內時,肚臍位置有一個先天性的環狀缺口,一般會在出生時自動閉合;若這缺口在嬰兒出生後仍無法完全閉合,則容易造成肚臍小腸氣。
- 可幸的是,肚臍虛位大多於兩歲前會自行閉上,而且肚臍小腸氣跟腹股溝小腸氣不同,甚少引致併發症或緊箍小腸。若到小孩兩歲後,肚臍小腸氣依然沒有康復跡象,便需安排進行手術。
如何憑肉眼觀察小腸氣症狀
如懷疑小朋友出現小腸氣,家長應留意孩子的外觀變化,如男孩的兩邊陰囊、腹股溝有否腫脹或不對稱,女孩則要注意大腿內側或外陰唇位置有否腫脹;當孩子站立、大哭、咳嗽或用力排便後,腫脹或不對稱狀況更明顯,如身體平躺、情緒較平靜時,腫脹稍微縮回腹腔。
因年幼孩童難以用言語清晰表達身體的不適或痛楚,若家長發現小腸氣腫脹位置變大變硬、表皮變紅甚至泛瘀,孩子出現嘔吐、哭鬧、躁動不安等狀況,則可能是愈發腫脹的小腸氣被缺口卡住,無法縮回,嚴重可引致小腸缺血壞死,須緊急求醫。如果臨床病徵不明顯,醫生或會進行超聲波、電腦掃描等檢查,以作進一步診斷。
除了肚臍疝氣可觀察至幼兒兩歲左右,其他類別的疝氣甚少自行康復。若果不及早治療,疝氣凸出的範圍有機會愈變愈大,若下墜至陰囊位置長時間壓迫睾丸,可影響其血液循環並引致睾丸萎縮,甚至壞死;而疝氣一旦被缺口卡住,阻礙腸道血液供應及蠕動,令內裏物質無法順利通過,便有機會導致腸梗塞、腸壞死等嚴重併發症。若在已被卡住的疝氣位置上過度擠壓,更有機會導致腸穿孔。
難自癒須手術根治
以上情況須透過手術治療才可根治,現時治療方法可分為傳統開腹疝氣修補手術及微創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以全身麻醉方式進行。傳統開腹手術方式多採用於肚臍疝氣,醫生會沿着患者的肚臍下方開一個切口,用針線或加上人造物料修補肚臍缺口。
至於腹股溝疝氣,多以微創手術處理。醫生會在患者肚臍及下腹開出三四個小孔,然後放入手術儀器和鏡頭,將小腸拉回腹腔原來位置,再利用纖維膜修補腹股溝管的缺口,降低復發風險。
進行微創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的好處是,可以透過鏡頭同時檢查另一邊腹股溝是否出現同樣的問題,並一併進行修補手術。此外,若懷疑小腸被緊箍並出現受損、缺血等緊急情況,醫生也可利用鏡頭仔細檢視。
小腸氣修補手術大多採用可自行溶化及吸收的縫線,故手術後毋須拆線,但須注意保持傷口乾爽,一般於一星期後就可移除傷口上的紗布。
預防小腸氣復發
家長應留意,避免小朋友在手術後3至4星期內進行劇烈運動或任何增加腹部壓力的動作,包括彎腰、跳躍等,以防增加小腸氣復發的機會。
(鳴謝蘇勇柏醫生提供資料。)
所有資訊只供參考,並非治療建議,醫專薈並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醫專薈熱線:(852) 9699 1330
電郵:info@medicino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