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氏症個案分享|病情難斷尾需靠藥物控制

分類: 最新文章 標籤: 胃痛, 大便有血, 腸鏡檢查, 胃鏡檢查, 照胃鏡

腸胃不適是常見的都市病,四十歲的Zach(化名)腸胃一向「麻麻地」,不時經常胃痛,有時食慾不振,因此他接受胃內窺鏡檢查,卻發現並無異樣,故只當作是壓力所致,沒多加理會。

一年後,Zach旅行期間突然劇烈胃痛,病情更嚴重得寸步難行,回港後再接受胃內窺鏡及大腸鏡檢查,檢查時醫生觀察到腸道已有嚴重潰瘍及出現收窄。另外,醫生還為他安排抽血檢驗及肺癆測試,排除肺癆之外的疾病,診斷Zach患上一種相對罕見的腸道疾病 —— 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克隆氏症難以根治且會反覆發作,對Zach生活和精神造成沉重負擔。發病時嚴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因為腸道收窄既不能進食,而且痛楚劇烈,每天基本上只可以躺在床上、吃止痛藥,出街或覆診可說是大挑戰;加上身體消瘦及貧血,體力十分虛弱。

克隆氏症威脅全球腸道健康

以往此症個案在西方國家較普遍,但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2017年一項相關研究發現,本港的克隆氏症發病率在20年間上升近7倍,可見此症對大眾健康的威脅愈來愈大。歐洲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協會組織(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Crohn’s & Ulcerative Colitis Associations,EFCCA),聯同來自五大洲、超過50個國家的患者組織,發起每年5月19日為「世界炎症性腸病日」(World IBD Day),旨在喚起大眾對炎症性腸病的關注。

初期症狀如腸胃炎

克隆氏症屬於炎症性腸病,初期病徵如腸胃炎,患者會經常腹痛肚瀉,長期發病會伴隨大便帶血、體重下降、發燒及消化道以外的器官(如關節、眼睛、皮膚)發炎等症狀。由於炎症反應可於整條消化道的任何位置出現,即從口腔到肛門均有機會受影響,所以部分患者會反覆出現口腔潰瘍 (生痱滋)、痔瘡等徵狀。

此症目前確切病因未明,但已知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身體免疫系統自我攻擊消化道細胞,使患者消化道反覆發炎和潰瘍,影響吸收營養,導致體形消瘦。此症較常見於 20至40歲青壯年,亦有機會於童年時期首次發病;常見發病位置於迴腸末端和盲腸,炎症可深達整層腸壁,容易引起併發症,包括:

  • 腸道纖維化
  • 腸道阻塞
  • 肛瘺(又稱瘺管)
  • 穿腸
  • 腹膜炎
  • 敗血症
  • 大腸癌

診斷克隆氏症方法

透過大腸鏡檢查有助及早診斷病情,克隆氏症患者的腸壁大多會變厚、出現裂痕、黏膜層呈鵝卵石般突起。惟有本港研究顯示,約四成患者在出現嚴重徵狀或併發症時才意識到需要求診,錯過治療時機甚至危及性命,有機會要進行手術切腸,方可減低病情惡化的機會。

病情反覆 治療過程艱巨

炎症性腸疾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透過大腸鏡檢查,會發現克隆氏症患者的腸壁大多會變厚、出現裂痕、黏膜層呈鵝卵石般突起的症狀。(醫專薈腸胃鏡檢查資訊中心)

由於病症難以治癒或斷尾,患者或需終身服藥,醫生會視乎病患程度處方抗炎藥物、免疫系統抑制劑、類固醇或生物製劑等。如腸道收窄情況嚴重,則須以手術擴闊腸道及配戴造口袋。

以Zach的個案為例,醫生先用高劑量類固醇針控制病情,但發現他的結腸部分因持續發炎,繼而開始收窄,因此再嘗試用生物製劑Infliximab 去紓緩病情。用藥兩個月後,醫生發現Zach的腸道收窄處無改善跡象,並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無法正常進食,遂安排用手術割除潰瘍部分。

術後醫生處方免疫抑制劑Azathioprine (AZA) 控制Zach的病情,但服藥6至7年後,再進行MRI檢查時發現手術接駁位置有發炎及纖維性收窄,主診醫生決定為Zach處方另一款生物製劑 Idacio去控制病情,暫時已接受療程近一個月。目前Zach病情穩定,偶然每一或兩個月會出現胃痛肚脹,慶幸其他器官不服影響、運作正常。

病發時需嚴格控制飲食

患者需按病情調節為低鹽、低纖維、低脂肪或無乳糖飲食,以緩解不適及配合治療。若腸道因長期發炎演變成腸狹窄症,便需進食低纖維,甚至以流質食物、營養奶代替,減輕腸道負擔避免造成阻塞。

若病情已穩定多年,可無需刻意戒口,但仍要忌吃高風險的食物,例如奶類、韮菜、榴連、生蠔、菇菌類及酒精。

平衡腸道細菌微生態助穩定病情

另外,Zach也有服用益生菌作補健。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在2021年的研究,腸道微生態失衡是引發「炎症性腸病」因素之一,源於克隆氏症患者的腸道益菌數量和多樣性比一般人少,特別是腸內的壞菌 —— 奇異變形桿菌(Proteus mirabilis)含量較高,導致腸道微生態失衡,繼而擾亂患者的免疫系統,引起腸道發炎。

研究團隊發現患者年幼時吃過量加工食品有機會是誘因之一,另外平日飲食攝入較多食物添加劑,也有機會引致腸道內壞菌過多而引起持續發炎,宜減少進食。


所有資訊只供參考,並非治療建議,醫專薈並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醫專薈熱線:(852) 9699 1330
電郵:info@medicinone.com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