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成因|胃痛、眼黃是肝臟警號?膽結石阻塞小心殃及肝功能!

胃痛是都市人常見問題,工作忙碌以致食無定時,又或者應酬飲酒、暴飲暴食,種種壞習慣都會對胃部造成負擔。然而不少人單靠服用止痛藥及胃藥來緩解痛楚,但此舉治標不治本,因誘發胃痛不適有可能非胃部疾病所致,例如膽管阻塞也會引致胃痛,更甚是危害肝功能,延誤治療時機。
個案分享
任職4A廣告公司的Henry經常捱更抵夜度橋,一星期至少三晚與客戶應酬。一次應酬翌日,他發燒不退、上腹部疼痛,加上眼白泛黃,因而匆匆就醫。醫生懷疑他患上黃疸,為他安排抽血檢查後發現膽紅素和肝酵素過高,再進一步做上腹部超聲波檢查,原來是膽管被結石阻塞,併發膽囊炎及肝炎。
Henry表示難怪每次進食油膩食物一至兩小時後,便出現右上腹絞痛,但他誤當胃痛,只服用止痛藥及胃藥來緩解痛楚,因而延誤治療時機,令膽囊、膽管持續發炎,以致肝臟分泌的膽汁無法順利排出,繼而令肝膽功能出問題。
膽管阻塞 膽汁倒灌肝膽胰
所謂「肝膽相照」,肝膽關係密不可分、互相連接,肝臟負責製造膽汁,並輸送至膽囊儲起;當消化油膩的食物時,便會刺激膽囊收縮,促使膽囊一次大量釋放已儲藏的膽汁,以乳化脂肪促進消化。過程中,膽汁需經過膽管傳送往各個消化系統,一旦膽管有膽石堵塞,膽汁不但無法順利輸出,更甚是會倒灌肝臟、胰臟,影響肝膽胰功能。此外,紅血球代謝產生的膽紅素,經過肝臟代謝作用後,因膽管堵塞而無法流入腸道隨糞便排泄出體外,便會積聚體內引發黃疸。

治療膽結石
由於膽囊內的結石會不時移動,而膽囊懸吊在肝臟之下,兩者隨著呼吸上下移動。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蘇勇柏醫生解釋,若採取體外碎石治療,有機會破壞附近的組織之餘,碎石經膽管排走時可能造成堵塞,引發急性膽囊炎甚至胰臟炎。
再者,膽石有機會復發,故一般建議患者接受膽囊切除手術,徹底根治病情。
切除膽囊有後遺症嗎?
「哪麼切除膽囊後會喪失消化能力嗎?」
不少膽石患者擔心手術後遺症影響深遠,蘇勇柏醫生解釋影響不大,因為肝臟會如常製造膽汁消化食物,但部分病人的消化能力或會減弱,而直接進入消化道的膽汁可能會刺激腸道及反流入胃,引起不適或腹瀉,故一般建議患者術後也要改變飲食習慣,尤其要戒吃煎炸、油膩等高脂食物。
預防膽結石形成
要預防膽石及膽囊疾病,蘇勇柏醫生建議可從日常生活習慣入手:
- 注重飲食均衡、少食多餐
- 如需應酬,宜少酌怡情,減低刺激膽囊收縮
- 休息要定時及充足
- 保持適量運動
- 每年驗身監察病情
但若果持續出現劇烈胃痛、胃脹、反覆作悶嘔吐、嘔吐物帶血等異狀,有機會是患上消化道疾病的徵兆,當中包括胃癌,建議盡快接受胃鏡檢查 找出胃痛成因。
所有資訊只供參考,並非治療建議,醫專薈並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護人員查詢。
醫專薈熱線:(852) 9699 1330
電郵:info@medicinone.com